第六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面向“双碳”新生活
12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在海口召开。大会主题为"双碳新生活,腐肥固根本","全国土肥和谐大会"已经连续召开六届。
会上,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曾宪成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份重要文件,腐植酸行业必须遵照执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特别指出"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对腐植酸低碳肥料行是机遇、更是挑战。通过"大量反哺腐植酸低碳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碳排放--提高土壤储碳控碳能力"的科学机制,让"黑色腐植酸、腐植酸本色肥料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的低碳化路径清晰可见,效果有据可依,发展前景可期。
提升耕地质量腐植酸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会长、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强调了藏"碳"于土的重要意义,预测了"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提升--土壤藏碳固碳"的直接贡献。他希望腐植酸行业同仁,以耕地质量提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开展耕地土壤"双碳"效应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充分发挥腐植酸在耕地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中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从理论层面,深入解读了植物营养理论的发展历程,阐释了走进新时代矿质营养理论的现代意义,为腐植酸与化肥两机互补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腐殖质及腐植酸肥料的现代意义在于对地球碳库平衡的作用、土壤改良和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补充土壤有机质,而通过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大量投放,既省时又,还对田园环境友好。本次大会确立的主题"双碳新生活,腐肥固根本"的核心要义,就在于通过腐植酸与化肥两机互补的原理,最大限度地构筑土壤和肥料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指导方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田原宇通过农作物秸秆自混合下行床快速热解制腐植酸新工艺,开创了生物腐植酸利用的新增长模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何小松通过有机废物制备腐植酸肥关键技术研发,获得了腐植酸与化肥复合共用最佳技术配方,开发出了增肥净土多功能腐植酸肥料产品现。两项技术不仅为农业的另一半创造更高的价值,将有助于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早日实现。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孙晓然,基于腐植酸化学生物法的疏浚土土壤化研究,使疏浚土具有绿化土、种植土、矿山修复用土功能,让闲置资源合理化利用,增加土壤供给,实现"变废为宝"土壤再造,开创了新业态。
解决作物种植难题,腐植酸低碳肥料碳交易前景可期
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何裕建教授提出了基于土壤修复改良与生物防治为主的世界难题--黄龙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新思路。他指出,利用腐植酸和黄腐酸的强大功能以及可拮抗黄龙病菌的组合菌等,协同为土壤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的健康和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解决柑橘黄龙病的防治难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侯宪文分享了香蕉种植过程中应用腐植酸钾等材料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我国热带地区酸化土壤的改良修复和微生物群落的区域分布特征和驱动机理提供了科学参考。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工系副教授巩冠群基于矿生化处理腐植酸的矿源种属基因的地方属性特点,通过喷施改变生长物性,出现新种属优选,实现了东北、华东、华北地区适宜的植株种属选择保护生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土壤修复生态材料研究所所长黄占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清洁能源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主任初茉,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工程实验室主任、云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乃明3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腐植酸及其复合产品在不同类型障碍土壤中应用的改良效果,一致认为腐植酸在在受污染耕地治理与安全利用方面大有作为,为碳中和形势下腐植酸综合利用指明了方向。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助理、研究发展部主任綦久竑,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碳中和战略下,碳交易市场为腐植酸肥料产业提供的发展机遇。目前,农业的投放主要是化肥,减排的重点领域也是化肥,这是重中之重。腐植酸是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肥料利用率、稳定土壤碳库、优化土壤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推进农业碳达峰、碳中和,腐植酸低碳肥料大有作为。